多生牙手术翻瓣过程及禁忌人群?拔牙是口腔门诊的小手术,不少人都尝过拔牙的滋味。
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,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。
一些“根深蒂固”的牙齿,如阻生牙或埋伏牙,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。
有资料显示,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,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,不易发生细菌感染。
2、妊娠期女性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,因为可能导致流产。
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,在妊娠3~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,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。
1、空腹。空腹的时候不适合拔牙,很可能引起晕厥。
2、月经期间。生理期拔牙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,应避免拔牙。
3、妊娠。怀孕期间为了防止流产或早产,尽量避免拔牙。如果确实需要拔牙,较好于怀孕3~6个月之间拔,并请医生对身体各方面状况做全面的评估。哺乳期也较好不要拔牙。
4、高血压。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血压数值及稳定程度,精神是否紧张等因素综合考虑,一般而言,高血压患者需要先进行降压治疗,等病情稳定以后再考虑,但是高血压合并心、脑、肾等疾病较好不要拔牙。
5、肝脏病。有些肝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凝血酶原,或者肝脏无法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,会非常容易出血,此时应该经治疗后才能拔牙,而且在拔牙以后要辅以止血药,比如维生素K,对羧基苄胺等。肝病比较严重,肝功能明显异常的人禁止拔牙。
6、肾脏病。为了控制肾病患者出现感染,应在拔牙之前给予足够的青霉素。肾功能衰竭者不宜拔牙。
7、糖尿病。糖尿病应先进行治疗,控制血糖在160mg%以下,无酸中毒,然后在胰岛素的控制下再进行拔牙。拔牙前后都应该辅以足量消炎药,以防感染。
8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。为了预防因拔牙引起甲状腺的问题,患者应该将脉搏控制在100次/mm以内、基础新陈代谢率在 20%以下,才可以拔牙。拔牙手术后一定要抗感染。
9、血液病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血友病,再生障碍性贫血,白血病等患者,由于凝血功能出现障碍,拔牙后可能会引起大范围出血,因此较好在病情稳定后再拔牙。
10、心脏病。一般而言,心脏病可以拔牙,但麻醉药中不能够加肾上腺素,拔牙前后都要注意控制感染。对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,应该等病情稳定后再拔牙。如果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,都不可以拔牙。
1、血液病:
如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因为拔牙后均可能引起出血不止,故一般先治疗或控制该病后,才考虑拔牙。
2、先天性心脏病:
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,若处于发作期,应暂缓拔牙。拔牙前,应提前3天服用抗生素,以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。
3、肝损伤:
患有急性肝炎的儿童,由于拔牙后易引起术后出血,应该暂缓拔牙。
4、高血压:
患有高血压病的儿童,应慎重拔牙。
5、糖尿病:
患有糖尿病的儿童,对感染的抵抗力差,所以术前术后必须采取控制感染措施,并且早晨空腹血糖不超过160mg%时,才可考虑拔牙。
6、急性炎症期:
患有急性炎症的病儿,一般不宜拔牙。
7、月经期:
对于早熟的女孩,11-12岁就可能出现月经,而月经期拔牙,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,一般不宜拔牙
(3)在拔牙前,先吃一点东西,不宜空腹,空腹拔牙易出现晕厥现象。也不要吃的太多,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。适当的饮水。
1、血液病:如血友病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。
因为拔牙后均可能引起出血不止,故一般先治疗或控制该病后,才考虑拔牙。
2、先天性心脏病: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,若处于发作期,应暂缓拔牙。
拔牙前,应提前3天服用抗生素,以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。
3、肝损伤:患有急性肝炎的儿童,由于拔牙后易引起术后出血,应该暂缓拔牙。
4、高血压:患有高血压病的儿童,应慎重拔牙。
5、糖尿病:患有糖尿病的儿童,对感染的抵抗力差,所以术前术后必须采取控制感染措施,并且早晨空腹血糖不超过160mg%时,才可考虑拔牙。
6、急性炎症期:患有急性炎症的病儿,一般不宜拔牙。
7、月经期:对于早熟的女孩,11-12岁就可能出现月经,而月经期拔牙,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,一般不宜拔牙。(编辑3002)